外媒報道稱,中國制造業將由勞動密集型轉型為資金密集型。產業轉型、機器人密度、年輕人的就業態度等因素是這場變革的主要原因。
吞噬了眾多全球制造業工作之后,現在中國將把這些工作交給機器人。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。2014年,中國地區工業機器人銷售量同比增長54%,這表明中國正在加快工業機器人普及速度。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統計顯示,2016年中國安裝的工業機器人數量將位居全球之首。
中國有望成為一個自動化中心,這一現象否定了有關機器人和全球經濟的諸多設想。經濟學家通常認為,自動化旨在降低勞動力成本,它可以催生出先進經濟體系,讓制造業免受遷往海外的威脅,甚至可能讓制造業回流。普及自動化的動機未曾消失過。但是,在發展中國家機器人將逐漸取代工作崗位,亞洲、非洲和拉美前沿市場的潛在就業機會正在減少。
在中國,經濟實力的支撐點已經落后于潮流。勞動力成本大幅攀升,而美國等擁有先進經濟體系的國家受影響較小。起初,中國正是依靠勞動力成本優勢,才帶來眾多制造業工作,但新趨勢已經破壞了這種經濟體系。全新的機器人技術比以往更加廉價和易用。另外,無論工廠設在何處,汽車制造等眾多增長最快的中國制造行業傾向于依賴自動化技術。某些制造業工作只能采用機器人,例如電子產品工廠的精密工作。
事實上,無論使用中國制造的機器人,還是西方公司的機器人,中國快速普及工業機器人還與自尊心有關。瑞士機器人制造商ABBRobotics營銷和銷售主管史蒂芬·懷亞特(Steven Wyatt)表示:“當中國人出口商品時,他們經常受阻于產品質量?,F在他們會說,‘我們使用的機器人與西歐和北美企業一樣’?!边@也是中國政府推動這場變革的原因之一。2013年中國政府宣布,到2020年,中國至少擁有3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機器人企業,8至10個配套產業集群,高端機器人方面國產機器人占到45%左右市場份額,機器人密度達到100以上。一些分析人士認為,這種自上而下的戰略會產生“羊群效應”,造成錯誤開支。長江商學院教授兼大疆董事甘潔表示:“如果你把資金投給錯誤的公司,你會排擠掉最創新的公司?!?/div>
從目前來看,機器人對中國就業市場似乎并沒有太大影響。2014年,中國城市平均工資增幅超過10%,但今年中國依然計劃創造至少1000萬個新工作崗位。中國企業主認為,他們越來越難找到愿意在乏味的流水線上工作的年輕人,這是他們采用機器人的主要原因。一些電子產品制造商表示,他們要應對每月高達20%的人員流動率。雖然有些工廠遷出中國,但中國的就業環境依然保持良好態勢。也許,其他發展中國家對此更有體會。